AICPA生词解析2:fraternal兄弟会
2013年10月18日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税是逃不掉的。”
“善良”也好,“邪恶”也罢,富人得在复杂的税法面前低头。税法也会有漏洞,任何一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都可能会“劫贫济富”。但长远来看问题可以得到解决,立法的人在那里,像个猫头鹰似的盯着所有人。人家年年总结税务漏洞,有一个补一个。
历史上出现过的税法漏洞到底能有多细小?“慈善捐赠”(charitable contribution)中的fraternal兄弟会原则可以作为一个例子。这也是一个让我这个备考税法的人十分抓狂的一个例子。
简单地说,你做了慈善,是可以抵税的(也就是说总收入中的某些部分可以不交税)。但这绝不是说,你在路边看到一个流浪汉,心生恻隐之情,给他100美金,然后你这个100美金可以抵税。从税收抵免的角度来说,给钱给流浪汉,你的100美金打了水漂了。
因为,只有捐给“qualified”国内慈善机构的有价资产才是可能抵税的。
除了教堂一类的组织,“qualified”国内慈善机构也包括fraternal兄弟会。
美国税总针对富人给fraternal兄弟会捐赠的处理,充分体现了注意“税务漏洞”能有多么细小,而“堵漏工作”能有多么精密之处。
你是一个兄弟会成员,你捐赠资产给兄弟会,真的可以抵税吗?
答案是,这里不止考虑兄弟会是否为合格国内慈善机构,还要考虑具体这个兄弟会运营的目的,如果有下面任何一种行为存在,从税收抵免的角度来说,“噼”的一声,你捐给兄弟会的钱又打水漂了。
1- 该兄弟会的任何收入给任何一个个人带来了利益。
2- 该兄弟会的活动影响了任何立法。
3- 该兄弟会涉及了任何政治运动。
只有上述这些行为都不存在,也就是说,这个兄弟会是纯粹为了慈善而运作的,你捐给它的钱才有可能抵税(也不是全部哦,不同资产有不同比例,能算一半是上限了。)
这些规定基本上堵住了富人通过隐形的互相捐赠,来避税的漏洞。
我看书看到这里的时候,**的想法是,“吃光用光,身体健康,做哪门子慈善啊;我对自己好些,也算是为了一个地球人做了慈善了,而且一定会被这个人感动和感激的。”
顺便摘一段“兄弟会”的维基解释:
美国大学的兄弟会fraternity(姊妹会sorority)是一种学生社团,通常都会用1~3个字母来代表一个兄弟会的名字(ΓΨΦ)。兄弟会不是强迫性的,所以学生不一定要参加,但是参加兄弟会是一种扩张人脉的捷径。加入兄弟会要缴交会费,兄弟会会办很多party,只要是会员都可参加。在美国和加拿大,“兄弟会”和“姐妹会”通常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的社团组织。有些兄弟姐妹会对新人会有学术成绩上的要求,但是大部分的组织都要求加入者“表忠心”。那么怎么样才能显示你想要加入的决心和对组织的忠心呢?去完成组织布置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新手常被要求去偷内衣,裸奔,在碎玻璃上做俯卧撑(此处我不禁有些不健康的想法)来证明自己的决心,我记得有个兄弟会的入会任务是要新人连续几天都穿着脏的不行的衣服在校园里逛,这不仅是对这个新人的惩罚, 也是对他的室友,同学,教授和任何与他有接触的人的惩罚(因为恶臭难挡啊!)。在经过这样严厉的考核和折磨之后加入组织,会让你更加珍惜这样一个来之不易 的机会,这就是他们的用意吧。
谷歌了很久,发现“共济会”和“兄弟会”的概念互相夹杂。谈谈我的理解,没有一个组织的名字就叫“兄弟会”,但确实有个强大的组织叫“共济会”,据说连二战啊,金融风暴都有共济会的阴谋存在。共济会的组织形式似乎给了各类兄弟会组织一些启发,因此兄弟会们都很像共济会的组织形式。“共济会”和“兄弟会”应该是互不包含,但又有交集。
感谢作者:AICPA草灰级砖家,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8d1b930101ctgc.html
扫码回复“资料”
更多备考干货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