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6年底薪2千,留学还不如国内一张证书有价值?
2017年09月28日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近日,女孩留学澳洲,6年花200万,回国求职被开2000底薪的新闻,再一次让“留学生”这个群体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过去,“海归”这两个带着镀金意味的字眼,现在已经无法代表比较的优势。
根据人民网报道,为了避开高考,杭州女孩小林在父母的建议下选择出国留学,还曾因为这个决定卖掉了家里**的房子。大三时因为一个失误不得不转校多读两年研究生,但经过了漫长的6年异国生活和学习之后,急切回国的小林却没有和预料中一样找到一份高薪满意的工作。
上图为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的研究生毕业典礼的图片。6年前的小林不会想到,这一天之后,自己会面临着回国求职多次碰壁的窘境。
而现在的小林在父母的帮助下进入一家国企工作,月薪大概在5000元左右。她的工作性质更像是销售,要拿着产品去拜访客户,然后劝说客户购买。
放到现在的就业形势来讲,小林的事情不是个例。
目前留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8月份,智联招聘发布了一份《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仅2016年我国海归人数就达43.25万人。其就业压力和国内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没有缓解很多。
在已就业的海归薪资分布中可以看出,6000元及以下的薪资分布占比很大,几乎要占到50%。而20000元以上只占到5%左右。和过去海归的高含金量相比,这样的薪资水平着实让很多留学生感到压力。
很多企业HR在谈到薪资问题时也会说:现在的留学生一抓一大把,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在国内没有人脉,还没有工作经验,较多只能比国内学生高1000。至于以后的话,就靠自己的能力打拼了。
所以,很多海归在自己的实际收入和个人期望薪资对比时,70%的人都觉得自己的实际收入远低于期望工资,只有1%的人觉得自己的实际收入高于期望工资。
而在个人职务晋升的问题上,很多人觉得自己的留学经历对职务的晋升有很大的帮助。
几乎一半的人觉得自己的留学经历会有利于个人职务的提升。的确,在衡量留学价值的时候,不能以*{4}*份工作的起薪为焦点,而是要看职业发展过程中,留学阅历有没有对个人的能力和知识素养产生好的影响。
但是就目前留学生的整体薪资情况而言,靠海归标签就可以拿高薪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
留学的尴尬处境
对于海归的“贬值”,很多人觉得根源在于留学的目的已经不是原来的“出国深造”了。以前出去留学的人,基本是在国内已经学到了很高的水平,然后去国外接受更广更专业的教育。而现在的留学,更像是一种逃避高考的意思。
或者有些留学更偏向于“游学”,去国外学习是次要的,旅行、消费、玩才是主要的。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失去了留学的意义。
其次,随着近几年留学机构的增加,不管是什么水平的高中生,只要稍加培训,托福和雅思能达到成绩要求水准,基本都能在国外随便找到一家大学就读。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要花得起钱,都可以出去留学。在这种情况下,每年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都在快速增长。
而且经过两三年的学习后,90%的学生会选择回国就业,这就使得中国的留学生数量短期内不断上升,和现在国内的研究生一样一抓一大把。就业时也就没有了之前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门槛较低的学校,教育水平也不见得比国内的二本大学高多少。大多数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期间,接触的都是班上或者学校里的中国人,在见识和交流上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广博。
而且,由于国外缺乏父母的监督和关照,加上语言不通,听课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学校的课业情况、评分情况都不得为之。很多学生回国后往往只有一张毕业证,而没有专业证,也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求职时能力自然也会受到质疑。
国内211、985的竞争优势显现
而相比较留学生的就业状况,国内211、985高校的学生在就业中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之前在某综艺节目中,前人事经理谈到企业招聘只带走985学生的简历时,列举了一系列985高校的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和留学生相比,这些优势依然表现的很明显。
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并不会觉得留学生比985的学生优秀到哪里去。
从专业能力上而言,这些985的学生都是从中国高考中筛选出来的尖子生,至少学习能力会比别人强很多。然后又经历了国内985高校的教育,专业能力上并不逊色。
而在实习经历上,985的学生更是虐很多留学生很远。大多数留学生在朋友圈晒自己游历欧洲的时候,985的学生已经制定好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要么在世界500强实习,要么自主创业,要么参加国家科研项目比赛。
企业关注的从来就不是你去过了多少国家,看过了多少风景,而是你能干多少活,创造多少价值。国内学生自从进入大学的*{4}*天就被灌输就业的危机意识,知道毕业后的竞争压力大,在实习经历上就会丰富很多。
面试的时候,很多HR还会谈到一个人脉问题。现在社会中的很多行业精英大多出自国内的名校,985的毕业生在校友资源上会占据很大的优势。同时自己的同学也会成为未来各行各业的精英,相比较留学生回国后没有什么人脉资源,不能很快融入工作环境,HR在招聘时自然会有所偏重。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如果留学的学校不是国外比较知名的高校的话,留学生能够和国内毕业生竞争的也就是英语优势。而现在很多211、985高校的学生英语水平也很高,四六级都在600分以上,还有很多学生考出了托福雅思,或者是中高级口译。
国内随教育配套的证书体系完善
现在的很多行业都有自己的门槛证书,比方说当老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当会计要有会计职称证,去银行要考银行从业资格证,去券商要考证券从业资格证。想在金融财经行业发展,还需要考AICPA、CPA、CFA等各种证书。
很多学生在大一刚进校的时候,就会被老师告知什么时候该考什么证。什么样的证书有价值,什么样的证书没必要考。
所以国内的学生在上学期间,除了上课和实习,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考证。到毕业的时候,基本人手一摞红色蓝色绿色各色证书。然后进入职场,开始考利于升职的含金量更高的各种证书。而留学生凭一张毕业证就想获得高薪,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然,这并不能否认国内学生在找工作时就没有这些问题。985、211的学生也不一定就都能找到高薪的工作。据智联招聘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也在4000元左右。
但这至少说明,留学生在回国就业时的竞争优势在减小,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更加看重你有没有能力,而不是你是不是海归。
学校出身并不是你安身立命的资本,只能是你自身强大能力之上的一个光环。经历不一样的过程,自然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别人在奋力高考的时候,你选择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就不得不面对将来可能要走的弯路。
留学生也好,国内学生也好,较重要的是要树立好就业的危机意识,要有时刻增强自己竞争力的学习思维。而不是花费上百万留学6年之后,惊讶的发现自己的价值只值2千。
注:更多资讯可关注AICPA官方微信:“aicpaqa”或加入AICPA考友交流Q群:571115808,新加群的好友可以免费获得:【2017年考前冲刺讲义】
以上就是《留学6年底薪2千,留学还不如国内一张证书有价值?》的全部内容,Meteor学长希望高顿AICPA为大家整理的AICPA考试相关资料能够让各位对考试更有把握!如果你想学习更多AICPA相关知识,可以添加学姐Vivian(微信ID:aicpaqa)或者前往高顿AICPA了解更多!
扫码回复“资料”
更多备考干货等你